close

這是一本很好看的旅遊書。

當然,它不是真正的旅遊書。沒有漂亮的風景照,沒有必訪景點推薦,沒有眼花撩亂的地圖,但賞心悅目的程度不亞於那些圖片五花八門的旅行指南。

兩位作者(貝淡寧和艾維納)在前言就事先謙虛聲明,這是一本沒有科學化統計、完全由自身經驗與隨機在街上攀談居民所記錄整理的城市側寫。雖然少了客觀的數據分析,但各章節中濃厚的"人味"、從社群主義角度切入探討市民精神、城市歷史背景與政策分析(包括建築),佐以作者的親身經歷(成長、求學、工作等),讓本書有非常踏實的可讀性。

書中一共講述九座各自獨擁風格的城市。分別為 : 耶路撒冷-宗教之城、蒙特婁-語言之城、新加坡-建國之城、香港-享樂之城、北京-政治之城、牛津-學術之城、柏林-寬容之城、巴黎-浪漫之城,與紐約-抱負之城。世人對這些城市必然有些既定的刻板印象,其所投射的想像,常常與當地居民的"心聲"截然不同,這也是我個人所感興趣的部分。在所熟悉或自以為了解的事物上,存在著迥異的事實。意思是,我們所謂的"認識",根本只是表面。例如: 巴黎人對觀光客眼中的"浪漫"非常不以為然,或者應該這樣說,巴黎人有屬於自己的浪漫見解。牛津雖然是學術之城,但大學自身的優越感以及對工人階級和移民的歧視,這是在綠草坪上拍照的觀光客所無法感受的。

圍牆倒塌後的柏林,用一種幾乎是將瘡疤完全裸裎的形式,來與過去和解。在讀到柏林這一章時,作家吳明益剛好人也在德國,用幾天就一篇的速度寫下其在柏林所見。" 科隆藝術家德姆尼希(Gunter Demnig)的"絆腳石"想法,...金屬石塊和路面平行,上頭刻了某個猶太人的姓名和他遇害的時間點,每一個絆腳石出現的地方,都曾有猶太人夜半被喚醒,從此一去不回的陰暗記憶,德國人不避諱這樣的記憶留在家門口的一個小角落。"  "Mitte區裡的Le Tacheles....這座曾是柏林最繁華的百貨公司,二次大戰時被納粹德軍霸佔作行政及組織部門,五樓曾是法國戰俘的拘留所,後來成了廢墟,....塗鴉藝術家依著建築的形狀,將這些戰火的痕跡繪成水準不均卻充滿生命力的創作。" (引號內擷取自吳明益臉書) 幾篇圖文兼具的短文再加上書中兩位作者的觀察與介紹,柏林無疑成為我最想拜訪的歐洲城市。

回想那些時日,在睡前挪動腳步,跟隨作者通俗易懂的筆調,遊歷了一座又一座的城市。雖說沒有世界就在眼前展開那樣精彩,闔上書後的確有種親自到訪的錯覺。作者一直強調本書寫得太薄、不夠全面又不夠深刻,作為一本引導的讀物,個人認為已經是相當不錯的選擇了。

就如作者所期望的,這本書或許可以成為一個開端,讓其他人開始寫自身所居住的城市故事,譬如: 約翰尼斯堡與種族和解? 馬拿瓜與革命? 孟買和寶萊塢電影? 京都與傳統? (台北與?? ) 甚至是美國的其他城市,如: 柏克萊的異議者、波特蘭的環保主義...等等。用本書的思維來延伸,我們也可以來動動腦,為自己所處的城市寫一篇精彩的介紹吧!

博客來-城市的精神:為什麼城市特質在全球化時代這麼重要?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zum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