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MG_3720

 

韶光在此停駐。

天氣預報,松江市,攝氏溫度白天7度,夜晚2度;降雨機率30%,晴轉陰雨。

搭上8:36的特急,到達大田已9:30。順利銜接上往世界遺產方向的巴士,穿梭在不算寬敞的馬路,沒有鳥取和松江的車水馬龍,大田市的街道極其安靜;彷彿人們在視線無法企及之處,默默地進行日常活動。

莫約35分鐘的車程,只有二位婆婆在途中上下車。倚坐窗邊,聽著婆婆用既熟悉又陌生的語言和司機先生閒話家常,浸沐在冬陽穿透玻璃的光簾裡,窗外風景緩緩穩穩地後退。

  

IMG_3741

 

石見銀山的礦脈位於石見國東部,相當於今日島根縣大田市大森地區的中央位置,故又稱大森銀山。是日本戰國時代後期、江戶時代前期日本最大的銀礦山,其特殊的灰吹精煉技術,產量曾佔當時全球的30%,也是大名相爭奪佔之地。明治時期也產銅、鐵等礦產,後來因銀礦產量逐漸減少,已於1943年(昭和18年)完全封山。銀山在1969年(昭和44年)成為日本國指定史跡,並在2007年(平成19年)成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。(此段整理自維基百科)

跟著婆婆在「大森代官所跡」下車。

路邊墜堆的殘雪尚未融盡,依循解說員伯伯建議的路線,邁步開始在大森町的街道遊蕩,拜訪地圖上被圈起來強調的重點。可能是週間的關係抑或此處本就不是熱門景點,大森地區幾乎沒有其他觀光客的身影;以旅人角色置身江戶時代的町家聚落,偶與居民或擦身或相視,僅僅微笑點頭,便交流了那份剛剛好的距離與溫度。

 

IMG_3748  

 

從巴士站「大森代官所跡」到「大森」這一段路,除了傳統老舖﹝如:有馬光榮堂﹞和雜貨店﹝販售蔬菜水果醬油等日常用品﹞,部分町家以保有原建築特色為前提,改建成食事堂、喫茶所、銀工坊,或幾間以觀光客為導向經營的迷你商店。地圖上註記步行約20分鐘的路程,隨性停走也耗去近90分鐘。參觀完五百羅漢,決定按照伯伯用黃色螢光筆畫的線條,轉入遊步道往「龍源寺間步」前進。

遊步道是一段倚山沿川、僅供徒步的路線,最末在「清水寺」附近接回主要道路。經過幾天溫帶氣旋帶來的低溫雪雨,轉紅的楓葉均落成楓毯,或伏貼在濕溽的石階,或平鋪在木棧道上。見著這景象,猜想著出雲附近的鱷淵寺大概也是相似狀況,只好打消探尋的念頭。計劃雖趕不上變化,倒也欣然接受行程需再更動的結果。

 

IMG_3762  

 

開採銀的橫穴式坑道稱為「間步(MABU)」,石見銀山有500餘條大大小小的間步﹝另份資料為600多條﹞,如同蟻道般分布在山區。多年前曾獨自一人在金門盤山坑道內,被莫名的不安在後頭追趕、不知距離光明還有多遠的夢靨,讓我從此對無盡頭似的黑暗心生恐懼。千里迢迢來到銀山,不想錯過名景點卻又被過去所羈絆,邊躊躇著邊舉步探前,直至眼前出現一對說笑的小情侶,心上的大石終於放下。其實銀山地區最大的坑道遺跡是「太久保間步」,但只開放在非冬季的周五至周日與國定假日、參加團體解說才能進山參觀。相形之下,經過修整後的「龍源寺間步」較為安全,遊客可自行探訪。親眼見識到間步裡,僅容一人攀爬,無數細小支路後,再和印象中金瓜石的礦坑相較,總算大開眼界。

   

 IMG_3796   

 

此次山陰散策,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他者的熱情。

在語言不通的情境下,對方無論基於個人好意或工作上盡職,那種「來者是客」的友善強度,堪稱近年來體驗的最高值。在石見銀山裡,感謝熊谷家住宅的導覽女士,親自帶著我在大宅第裡上上下下,用有限的英文盡力解說這位富商家中食衣住的一切細節;另外在「大森代官所跡」巴士站旁的案內"亭"伯伯,謝謝您幫我規劃路線,還細心建議可以在哪裡搭車班次比較多。神奇的是,理論上日文不通的我,卻能完全能理解您想表達的事情;還有在大地圖旁、主動向前解說的大哥,雖然在下能聽懂的單字少得可憐,還是能感受到您詳細敘述銀山歷史的用心;謝謝雜貨店裡的老婆婆,請我吃銀山飴還教我日文發音;最末在「大森」站偶遇的小姐,感謝您熱心幫忙確認巴士班次和時間,讓我可以安心在細雨中等候。

 

s0101_1  

 

這次銀山之旅因為選擇徒步,冬季日落較早白晝有限,難免有意猶未盡之憾。若有機會拜訪,強烈建議將沖泊、溫泉津和鞆ケ浦等地列入行程規劃。這樣才能從銀山採礦、林道運送,到港口輸出,完成整體性探訪。

石見銀山官方網站>>連結

 

以下影片尋自網海,夏天裡町並み地区的行車影片。看著看著,彷彿又重遊了一遍...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zum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